巡堤(小品)
黄宏
时间:抗洪期间 地点:大堤上 人物:村长60多岁 摄像员20多岁 将军50多岁 战士18岁 幕启,村长敲梆子上 村长:各地段注意了,解放军把决口堵住了,我们要严防死守,看好大堤,千万不能睡觉,我抽完这袋烟就去检查你们……(坐在大堤上,刚点着火,困得一头倒在大堤上睡着了。将军带着战士手提应急灯从相反方向上) 将军:是谁在那里睡觉呢? (近前) 战士:是老村长(欲叫他,被将军拦住) 将军:不要叫醒他,他和我们一样,也是三天三夜没合眼了。(脱下带有将军肩牌的迷彩服,披在村长的身上) 将军:让他休息一会吧! (又去巡堤) (电视台的女记者和摄像员,手持话筒,肩扛摄像机,急冲冲走上大堤) 记者:抗洪前线那么多将军,可忙得连接待采访的时间都没有。 摄像:咱们这是头回单独出来执行任务,采访不到将军回去怎么交待呀? (呼噜声大作,惊动了两位记者,二人同时回头,惊喜得……) 合:将军 记者:快!打开机器,抓住这个镜头(手持话筒,开始播音……)观众朋友们,当我们在大堤上看到这位将军的时候,他已经累得头枕着麻包在大堤上睡着了。 (呼声起) 记者:听!将军的呼噜响起来了,铿锵有力,从这呼噜声中,就可以感受到他那刚强的性格。 (变调的呼噜) 记者:当然刚强之中也有丝丝柔性,(镜头从下往上摇)多么朴素的将军啊,脚上还穿着露脚趾头的布鞋。看!他那没有时间修理的胡须,掩盖了他真实的年龄。看上去更像一位朴实的老大爷(往上推)给胡子特写,再往上推。 (睡中的村长惊醒) 村长:不好,有情况! 记者:首长,我们是电视台的记者。 村长:记者呀!你那机器上红灯一闪闪的,我还以为管涌冒泡呢!(下意识地将带有少将肩章的衣服穿好) 记者:首长,我们要采访你一下。 村长:采访我干啥呀? 摄像:首长,您就给我们一点时间吧! 记者:首长,只是一点点嘛? 村长:你别总首长首长的,叫大爷。 合:哎!大爷? 村长:不叫大爷,就叫老同志。 记者:老同志,这回多亏了您在这坐阵了。 村长:还坐阵呢?我一坐着就困。 (大乐) 村长:真的!所以平时不敢坐着,就在堤上溜达。这不刚坐一会就睡着了! 记者:老同志,说话真幽默。您是哪年参加革命的? 村长:四八年 记者:首长的资格够老的。 摄像:(悄悄的)进步可够慢,四八年才是少将。 记者:那您老一定打过不少仗吧? 村长:那可多了去啦!不是跟你吹,从辽沈战役开始我就推着小车一溜烟,一气推到长江边。到后来,他们打过去了,我就留这边啦。 记者:当年百万雄师过大江,是为了解放全中国,今天百万大军手挽手,也是为了保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,您能从宏观上总结一下我们取得这次抗洪抢险胜利的决定因素吗? 村长:总的来说,有四个有利:党的号召力、军队的战斗力、民族的凝聚力、国家的雄厚财力和物力。出现一个管涌,就几十吨的沙石往里填呀,沙石不够就填粮食,大米、黄豆多少钱呀?这要没有一个雄厚的国力,早完啦! 记者:老首长……不,老同志,您讲得太好啦。能不能再具体地介绍一下军民并肩战洪水的感人事迹。 村长:老百姓就干点力所能及的,不值得一提,主要是当兵的。 摄像:这将军说话是不是太直啦? 村长:年轻的战士太可爱啦!他们扛沙袋、堵决口、筑子坝、搭人墙,用年轻的身躯挡住八次凶猛的洪峰。在水里一泡就是两个月呀,烂脚、烂裆、烂肩膀,累得战士上着厕所就能睡着了,我眼睁睁看着战士睡的大坝上,身上趴着上百只蚊子叮咬,让孩子们糟了大罪啦!(说着,泣不成声) 记者:老同志,您别难过!(对着镜头)看到没有,我们的首长爱兵如子啊! 村长:谁家没有儿和女呀!哪个战士身体也不是铁打的呀。 记者:老同志,您应当感到骄傲。这说明,您运筹帷幄,指挥得好啊! 村长:别扯了,我还指挥呢,他们根本不听我的,我让他们休息一会,他们不休息,我让他们扛一袋,他们偏扛两袋,我要上去帮帮他们,说啥也不让我动手。 记者:你也跟着吃了不少的苦呀! 村长:我吃啥苦,战士有点好吃的,都让我吃了,不吃不行,他们掰着嘴往里塞。 记者:老同志,能不能通过你的具体感受谈一谈前线士兵和将军的关系。 村长:过去都说,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,在前线,不想着士兵的将军不是好将军。我要说,这次前线的将军,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身先士卒,(拍拍自己的肩膀)您要不看肩膀上扛着的牌牌,你就分不出来谁是将军谁是士兵。 记者:那您在这场战斗中,是怎么指挥千军万马挡住这八次洪峰。 村长:还千军万马呢,家里的骡子都是解放军给我救出来的。 摄像:听着话头,他不像将军呀? 记者:可他穿的制服呢,我再问问!老同志,像你这级别的领导,在前线恐怕是最高的领导了吧。 村长:还最高领导呢,我得批评你们几句,你们是搞电视的,哪能连电视都不看呢!江主席、李委员长、朱总理全都亲临前线,和他们一比,我也就算个基层干部。 记者:(对摄像说)听这话头,像个领导。 摄像:老同志,像你这级别的干部,在这里有多少? 村长:你算呗!全县二百多个村,一个村一个。 合:哟,村长呀! 村长:对,村长兼支部书记。 记者:那您这衣服? (突然发现身上的军装) 村长:我这啥时候还当兵呢? 记者:大爷,这衣服不是您的? 村长:准是刚才我睡着的时候,子弟兵给我披上的。 摄像:大爷,他是一位将军。 村长:(抚摸着军装上的肩牌)将军的肩牌也被麻包磨烂了,走!我带你找他们去! 记者:大爷,他没穿军装,我们怎么能找到他? 村长:在前线的将军有一副特殊的肩膀,那是印在他们肩上的一副抹不掉的肩章。走!